故事的影響力,比AI更能打動人心

0

 作者|楊嚴昇


牆外是一片寧靜的海灘,
教室裡,是她們每天聚會的活動中心。
這裡是澎南,我帶著一堂「AI課」而來。


「當作來玩就好,他們人都很好。」
一句看似溫柔的話,卻讓我更加忐忑。
這是勞動部的課程,背後有績效、有壓力,
但眼前這群大姊們,帶著一包衛生紙、邊笑邊聊,
氣氛更像一場聯誼。


對她們來說,AI的世界太遙遠。
「提升效率」「自動整理」這些字眼,
與她們的生活,似乎沒有交集。




當教學無法打動人心

「我努力了一輩子,現在只想慢一點。」
「年輕人,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。」


那一刻我明白,如果只教工具,這堂課會失敗。

我關掉投影片,撕掉教案,摘下帽子,
露出我的灰白頭髮——從「講師」變成「同類」。


 一頭髮色,開啟故事的交換

「其實這個髮色,是我用AI生出來的。」
她們笑了,也開始感興趣。


「來個公主頭!」
「老師,幫我變年輕一點!」
笑聲在教室裡流動。


直到一位大姊輕聲說:
「老師,可以幫我變老30歲嗎?
我知道那時候可能不在了,
但我想看看未來的自己,也好。」


 每一張生成圖,都是一個故事

另一位大姊說:
「我們四個要合照,但除了我,其他人都變年輕好嗎?」


我好奇問:「為什麼不一起變年輕?」
她笑著回答:
「我只想在我最有修養的年紀,
配上最好的他們。
他們包容我幾十年,我都知道啊。」


那一刻,我懂了。
AI生成的不只是圖,而是「情感的記憶」。


故事的影響力,遠勝過說理

那堂AI課,我關掉了一半內容。
或許不夠「成功」,但卻非常真實。


AI解不了的情感,
透過一張張圖片、一句句真心話,
慢慢被打開。


教學的本質:連結人心

教學,不只是傳授工具,
更是創造一個「被理解」的空間。


我再次相信——

故事的影響力,遠遠大過任何技術工具。

 

能打動人心的,不是AI的功能,
而是透過AI延伸出的情感共鳴。


結語:在技術之上,我們更需要故事

AI會越來越強大,
但人心,仍需要被理解、被感動。


那天我教的不只是AI,
而是一場靈魂的交流。
這,就是「故事影響力」——
讓科技有了人味,讓學習有了溫度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
* Please Don't Spam Here. All the Comments are Reviewed by Admin.

#buttons=(Ok, Go it!) #days=(20)

Our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. Learn More
Ok, Go it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