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靈感:刻意留出放空的時間和空間

0


我們都知道,創新之前先要有好點子、好靈感,但是「靈感」從哪裡來?我們會到圖書館找書本、到YouTube找影片、到Facebook找朋友,但我們應該很少聽過到哪裡「找」靈感吧!

不停集中思考的大腦,很快就疲勞了

 

一般來說,靈感多半出現在我們心情放鬆的時候,例如:洗澡、慢跑、打盹、睡覺、坐禪、放空等。另外,當我們把思考焦點轉移到其他事情時,有時也能透過「聯想」獲得出其不意的靈感,最有名的例子之一,就是牛頓(Isaac Newton)坐在蘋果樹下,被落地的蘋果正中腦袋,進而聯想到萬有引力;而瓦特(James Watt)看到開水頂開壺蓋,想到了蒸汽的力量,發明蒸汽機。


給自己一些放空的時間,或是去做完全不相關的事情,或許好點子就會像掉在牛頓頭上的那顆蘋果,啪一下地打中你的腦袋。


 

在稍微安靜一點的地方,靈感出現的機率高

 

關於靈感,除了需要保留「時間」思考之外,「空間」也很重要。你覺得在哪裡最容易出現靈感、產生意想不到的創新想法呢?

就我個人而言,我的靈感通常出現在海邊、山上、浴室、屋頂、操場、咖啡廳、圖書館,還有在廁所,而這些都算是比較安靜的環境。

為什麼比較安靜的環境,容易產生靈感?想像這個情境:當你坐在書桌面前,準備著明天需要用的簡報資料;當內容好不容易開始有點想法時,你的朋友突然傳訊息過來,和你討論周末要去哪裡玩的事情、很開心地聊了半個小時。當你回神時,完全忘了剛才大腦思索到哪裡,此時,又得重新思索了。

靈感也是一樣,當我們的大腦正在思索某件事,如果窗外突然傳來很大聲的汽車喇叭聲,此時,是不是就會打斷了我們的思緒了呢?

無論在職場或生活上,保留讓大腦放鬆的時間,並到一個安靜的環境,比較容易有創新的想法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
* Please Don't Spam Here. All the Comments are Reviewed by Admin.

#buttons=(Ok, Go it!) #days=(20)

Our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. Learn More
Ok, Go it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