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規則:為新的對象和環境,找出新的規則

0

 

 

商品亂堆、走道狹窄,這賣場賺到翻

一般來說,賣場多半要有寬敞的走道、井然有序的貨架、明亮舒適的環境,這樣子才能吸引更多人來消費。但是,在階級意識和貧富差距顯著的印度,不同「種類」的消費者,其消費習慣有著巨大的差異,於是,比雅尼在「觀察消費者輪廓」之後,分別為印度頂層富人開設了「食品城」,而為數眾多、占全印度人口五十五%的中下階層民眾,比如農夫、司機、女傭、廚師、保母等,則另外開設了「大商城」連鎖賣場。


根據比雅尼的觀察,後者這個階層的消費大眾,比較習慣在「混亂推擠」的環境中消費。於是,比雅尼打破賣場必須寬敞、明亮、有序的既有規則,提出「在印度,混亂才能創造業績。」

「這裡一切的吵鬧、擁擠、雜亂無章,其實都是經過設計。」他將走道改的歪七扭八,窄到幾乎沒有轉身空間,目的是要購物車的「交通瓶頸」,因為「交通阻塞會讓顧客放慢腳步,仔細瀏覽貨架上的商品。」

另外,比雅尼也充分掌握印度人的消費心理,他要求店員不要整理貨架和地板,因為顧客不喜歡從「整齊」的貨架上拿取商品。亂一點,顧客反而樂得翻箱倒櫃,如此一來,就能讓顧客買得更多,獲得更大的商機。

規則是為了提升效率,並不是要綁住思考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
* Please Don't Spam Here. All the Comments are Reviewed by Admin.

#buttons=(Ok, Go it!) #days=(20)

Our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. Learn More
Ok, Go it!